实验中,采用9台Leica1230的GPS双频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,天线类型均为Leicaax1202,数据采样率15秒,卫星高度角度,实验在一天中进行,从上午9:30到下午16:20,天气晴,偏北风三级。
仪器高是求取高程的时候计算的,水准拟合的时候用,如果你不需要水准拟合,只是求取平面坐标,那么你就只是做二维约束平差就好了,约束方式选择XY或者BL,如果你要高程,那么没量取仪器高影响就大了。
安装仪器。先把基座对中、整平,然后安装上接收天线。测量天线高,一般要求在三个方向分别量取三次,取平均作为测前天线高,三次读数的互差有规定,多数规范要求不超过3mm。用电缆连接主机与天线(如果是主机天线一体化的接收机,此步骤免除)开机。填写外业观测手簿。
1、GPS5,445981832,50682850,089 ………然后按“导入已知点”按钮,就可以将控制点数据导进去了,在试平差阶段可能需要多次输入已知点的时候,就显得特别方便了。
2、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——点击仪器设置 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:1) 点击“文件”――新建――新建项目,输入项目名称,坐标系统。
3、仪器对中整平, 开机进入主菜单, 进入放样程序,站点在已知点上: 然后开始建站, 先输入站点坐标,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后视点坐标,把仪器对准后视点,然后按测距, 测好后站就建好。
4、数据处理新建工程→打开南方测绘GPS后处理程序,文件-→新建(输入项目名称、负责人、坐标系、控制网等级),点确定。数据输入。数据输入-→增加观测数据文件,打开观测数据保存的文件,全选-→确定;数据输入-→坐标数据录入,选择已知点点名后,输入对应的坐标后点确定 剔除无效卫星信号。
5、凡符合PA2005文件格式的数据均可直接读入,读入后PA2005自动推算坐标和绘制网图。PA2005为手工数据键入提供了一个电子表格, 以测站为基本单元进行操作, 键入过程中PA2005将自动推算其近似坐标和绘制网图。
6、数据通讯 可以直接将内存中的数据文件传送到计算机,也可以从计算机将坐标数据文件和编码库数据直接装入仪器内存。数据传输方式提供了两种方式(RS-232和USB )。数据通讯的菜单:F1:通过RS-232———通过RS-232电缆连接仪器与PC进行数据的传送。F2:通过USB———通过USB连接线连接仪器与PC进行数据的传送。
RMS表明了观测值的质量。RMS越小,观测值质量越好;反之,表明观测值质量越差。它不受观测条件(如卫星分布好坏)的影响。依照数理统计的理论,观测值误差落在96 倍RMS 的范围内的概率是95%。
标称的应该是10mm+1ppm,ppm是百万分之一的意思(parts per million)。RMS是一个内部精度(内符合精度)的指标,RMS小,内符合精度高,RMS大,内符合精度差。RMS与结果质量有一定关系的,结果质量不好时,RMS会较大,但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。
这些是测量精度指标,h为水平误差,v为垂直误差,RMS为中误差。——摘自《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》。
首先先用CSV格式或DXF格式把坐标数据制作好然后再连接电脑。如果安装了同步软件就可以直接到我的电脑中找到我的移动设备,然后进去根目录把文件拷贝进去,如果没有同步软件可以在网上下载。gps手簿。
新建工程;进行一些必要参数的设置,如中央子午线、仪器高等等;点位矫正或参数求解或套用已知参数等等 进行你想要的工作,如点测量、点放样、直线放样、曲线放样等等 如果提取数据或导入数据,软件还提供了数据的导入、后期的成果导出。所以操作不难。
测线设计(既可在计算机上设计,也可在手簿上设计); 基准站设置和参数输入; 流动站设置和参数输入; 按设计测量和采点(线路放样时测线上按线路测量和采点); 查看卫星可见状况显示,自动接受或用户自定义容差,均方根误差(RMS)显示; 图解式放样,通过前后、左右偏距控制,能快速完成放样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