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J。这个值是由反应分级数、反应速率和浓度等数据算出的速率常数的标准值,将两个温度下的速率常数代入阿累尼乌斯公式可求出。
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文献值:k(25℃)=71×10﹣(mol·dm﹣)﹣·min﹣。丙酮,又名二甲基酮,是一种有机物,分子式为C3H6O,为最简单的饱和酮。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,有微香气味,易溶于水和甲醇、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吡啶等有机溶剂。
由于PVC脱HCl的活化能在真空中为25千卡/摩尔~35千卡/摩尔,在氧气中明显降为12千卡/摩尔~20千卡/摩尔,因此,氧、臭氧等气体分子及其离子型杂质能大大加速脱HCl反应,通过稀土稳定剂的作用,可以提高PVC脱HCl的活化能,从而延缓了PVC塑料的热降解。
﹣dci2/dt=kcach﹢ci2,ca,ch+,分别为碘,丙酮,酸的浓度;k为总反应速率常数。如果丙酮和酸相对于碘是过量的,则可认为在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,同时,在酸的浓度不太大时,丙酮碘化反应对是个零级反应。
复杂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的,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步骤来完成的 丙酮碘化这个反应要经历很多步,在酸催化下都是先烯醇化,再和碘作用,所以不是基元反应。
试剂碘化钠可溶于丙酮,但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或溴化钠却是不溶的,会从反应液中沉淀出来,从而促使氯/溴代烃不断地转化为碘代烃。卤代烃与碘的反应是取代反应,丙酮用作溶剂。该反应分为SN1 和SN2两种类型。卤素连在一级和二级碳上的反应是SN2反应;连在三级碳上的多为SN1反应。
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。事实如此。
碘仿反应(卤仿反应)是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者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,在碱性条件下与氯、溴、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、溴仿、碘仿(卤仿)的反应。碘仿为黄色晶体,难溶于水,并具有特殊的气味,容易识别,可以用来鉴别甲基醛(乙醛)或甲基酮。反应机理 卤仿反应共分两步进行。
丙酮能发生碘仿反应。H+是反应的催化剂,因丙酮碘化反应本身有H+生成,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,又因为反应并不停留在生成一元碘化丙酮上,反应还继续下去,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,测定初始阶段的反应。
1、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。3)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。4)掌握光度计和反应-吸收样品池的使用方法。5)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校正方法,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。
2、化学方程式不能确定反应级数,即使是具有简单级次的反应,也需要从实验来确定反应的级次。如丙酮碘化反应 CH3COCH3+I2=CH3COCH2I + HI I2的反应级次为零级。
3、复杂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的,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步骤来完成的 丙酮碘化这个反应要经历很多步,在酸催化下都是先烯醇化,再和碘作用,所以不是基元反应。
4、实验证明丙酮碘化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。事实如此。
5、试剂碘化钠可溶于丙酮,但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或溴化钠却是不溶的,会从反应液中沉淀出来,从而促使氯/溴代烃不断地转化为碘代烃。卤代烃与碘的反应是取代反应,丙酮用作溶剂。该反应分为SN1 和SN2两种类型。卤素连在一级和二级碳上的反应是SN2反应;连在三级碳上的多为SN1反应。